将考古现场搬到实验室
时间:2014-11-05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8日12 版 字体:大 中 小
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正在有序开展。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古发掘工作采用了一种新方式,将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墓葬搬到了实验室。
如何将考古现场搬进实验室?这种新的工作模式怎样运行?记者日前探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设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室。
不受环境、空间和时间等因素影响,便于利用技术手段提取信息
在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并不显眼的一角,便是“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实验室考古工作室。
一进实验室考古工作室,闯入视线的便是8座整齐陈列的木棺。其中一座木棺正由机器牵引着,按需要调换位置,以便考古人员进行清理。工作室的另一侧,摆放着几张办公桌,桌上的电脑记录了清理木棺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包括图片、录像等,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
这些木棺从何而来?又将还原出怎样的历史?据该项目考古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介绍,2013年8月至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联合对位于海拉尔的谢尔塔拉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了3座保存完整的墓葬。另外,联合考古队对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6座墓葬。随后,考古队将岗嘎墓地中5座保存相对完好的独木棺和谢尔塔拉墓地的3座板棺,运回到实验室考古工作室。
目前的研究表明,两处墓葬属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室韦遗存,对蒙古族源的探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何要将这些千年木棺从发掘地搬至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介绍,传统的田野考古发掘受地形、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在研究和保护上面临困境。一方面长期处于温度低、湿度大的地下古墓,挖掘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不易保护,容易变质。另一方面,由于古墓的脆弱性和挖掘点的限制,研究人员缺少时间和技术上的配合,不能全方位开展工作。
相对而言,实验室考古不受环境、空间和时间等外部因素影响,便于利用技术手段提取信息。但这种考古方式有一些限制条件,比如,规模较大的城址就无法搬到实验室,扰乱程度较严重的墓葬也不能迁移等。
将墓葬从考古现场整体取出,在实验室进行发掘清理、模拟复制
如何转移体积大、重量大、十分脆弱的古墓?为最大限度地保持墓葬的完整性,考古队采取了“墓葬整取”的方式,李存信详细介绍了整个过程。
首先,在预先测定好的地表向下挖掘,发现有盖板的时候,停止动作。根据物理测定,大体判断木棺的体积和土壤的附着力,以确定木棺四周留出土层的厚度。在此基础上,从四周向下挖掘,使整个木棺呈一个独立的、被土层包围的长方体。
接着,从木棺的侧面用手铲挖出一个小的探沟,据其确定木棺底板的位置,并向下挖掘以留出一定厚度的土层。侧面装订箱板后,在上部覆盖塑料和宣纸,并用发掘地土质细腻、结构松弛的土壤回填,使土体充满空间,撑起顶部木板。
那么,如何使底板下预留的土层与未经扰动的土壤分离,取出木棺?为防止分离过程中出现上部坍塌的情况,就需要一个精细的操作过程:沿端板底部的一面或双面从边缘向内挖掘,每次掏出约10厘米的条状土壤,并填充与之相当的木条,使剩余底面与土壤联结以保持土体的稳固。循环操作,直至木条将木棺底部的土层与无扰动土壤完全分开为止。随后,增加钢架结构支撑箱体。
“实验室考古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除了室外涉及‘墓葬整取’的部分,还包括室内的发掘清理、信息采集、样品检测、处置保护、复原研究、模拟复制等。”李存信说。
目前,工作室主要对5座岗嘎墓葬做前期的发掘清理。与此同时,运用文字、绘图、照相、摄像、三维扫描等多种方法采集和记录信息,针对转瞬即逝或裸眼难于观察的现象和遗物,采用特殊仪器观察记录。除了全方位的挖掘清理和信息收集,还要对墓葬进行科学分析检测,包括其内部土壤的成分、结构、温度等。
据了解,“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为期10年,通过在呼伦贝尔地区开展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科技手段,获取蒙古族源研究的最新考古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