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改革求新 开创河南文物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在2014年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4-02-18 36365com 字体:大 中 小
同志们:
这次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13年全省文物工作,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安排2014年重点任务。刚才,玉东同志传达了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13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3年,全省文物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2013年下半年省直机关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文物局党组紧紧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边建,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局党组开展自查,并多渠道、多形式征求意见386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28条,整理归纳为46条。党组和班子成员组成5个调研组,分包市县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了解情况,形成了调研报告。结合我省文物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勘探管理工作的通知》、《河南省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规定》、《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开放管理办法》、《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管理办法》等11项加强机关建设和行业管理的工作制度。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机关党员干部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为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作风保证。
(二)重点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1.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工作。大运河、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我国同时进行的两项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我省是全国唯一同时承担这两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任务的省份,共有11处遗产选点列入申遗名单,涉及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商丘市、鹤壁市、三门峡市和滑县、浚县、夏邑县、新安县、陕县等6市5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影响空前。一年来,省政府先后与国家文物局签署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召开了大运河申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推动我省两大申遗项目的顺利实施。省文物局整体布局,把握节点,组织制定倒计时工作方案,会同申遗工作所涉及的市县政府及文物部门,加大推进力度,11处遗产选点本体保护、考古发掘、陈列展示、科学研究、环境整治、遗产监测等工作均取得了重要进展。2013年9月、10月,国际遗产专家先后对我省两项遗产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给予高度评价。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实施洛阳龙门石窟渗水治理、安阳殷墟王陵区车马坑保护展示工程、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维修工程,我省3处世界文化遗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新提升。
2.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国家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重大举措。2013年的主要任务是,组建普查机构和队伍,制定普查实施方案,组织业务培训,开展国有单位文物普查认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抽调人员组建了普查工作机构和专家组,落实了文物普查经费。加强与教育、民政、国资、司法、统计、工商、新闻出版、宗教、档案、党史等成员单位的联系沟通,建立协作机制,全面部署文物普查工作。举办了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普查办公室主任培训班、考古发掘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普查员片区培训班等8个培训班,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各市、县同步加强培训,全省共计培训人员3973人次,1410名普查员持证上岗。向63704个国有单位发放了文物收藏情况调查表,回收率100%,其中552个国有单位收藏文物200余万件(套)。组织专家开展巡回检查指导,认定系统外40个普查单元及单位近2万余件(套)文物。目前,全省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圆满完成,清库建档及文物认定、鉴定等工作进展顺利,普查工作开局良好。在完成国家部署工作的同时,结合我省实际,积极创新,在巩义、永城、荥阳、偃师、宝丰、内黄、辉县、沁阳、方城、光山、淮阳等11县(市),开展全省田野零散石刻文物集中保管试点工作,已抢救保护石刻文物3217件。
3.南水北调等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南水北调是重大民生工程。按照中线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14年汛后实现通水的建设进度,历经8年艰辛努力,基本完成丹江口库区、干渠沿线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发掘出土文物近10万件,其中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圆满通过了国家专家组验收。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受水区沿线12个省辖市文物部门,完成受水区工程建设中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同时,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完成宁西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段改扩建工程等34个大型建设项目中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
4.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按照国家大遗址保护工作部署,全年编制完成巩义宋陵、汉魏洛阳故城东汉灵台遗址等13部规划和保护展示方案。持续开展北宋东京城等14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为下一步保护展示提供科学依据。扎实推进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等16处大遗址40余项保护展示工程。郑州商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内黄三杨庄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汉魏洛阳故城入选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偃师商城、信阳城阳城遗址、新郑郑韩故城入选立项名单。目前,我省经公布或批准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达到8处,位居全国首位。
5.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作。加强文物保护项目储备,指导编制40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3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维修方案,申请国家文物保护工程立项项目55个。逐步实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上部分)维修保护规划。组织推进开封城墙、洛阳潞泽会馆、南阳武侯祠、济源阳台宫、淅川香严寺、淅川荆紫关镇古建筑群、新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濮阳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等3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已完工10项,一批濒危文物建筑得到抢救维修,文物周边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同时深化研究,挖掘内涵,为开放利用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惠民和文物资源利用不断加强
1.博物馆建设工作。以建设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为目标,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推进博物馆建设。河南古陶瓷博物馆、巩义杜甫故里纪念馆、巩义竹林博物馆、郏县临沣古寨生态博物馆、郏县三苏纪念馆等10多座博物馆、纪念馆建成开放。审核设立13家民办博物馆,总数达44家,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补助民办博物馆开放运营,开封市、洛阳市政府出台支持民办博物馆发展意见。截至2013年底,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222座,向社会免费开放139座。
2.免费开放工作。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河南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加强免费开放管理工作。全省博物馆、纪念馆进一步提升陈展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全年累计举办“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展”、“寻踪觅古——洛阳市近年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展”等陈列展览1000多个,接待观众达4500多万人次,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许昌博物馆《许之昌——许昌历史文化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河南博物院作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公共服务、社会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中国文字博物馆发挥大型专题博物馆优势,举办《汉字》国际巡展,积极探索文字传播、文化传承与文明弘扬新举措,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3.文物资源管理利用工作。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我省169处不可移动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长城点段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部署开展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推进“四有”工作落实。河南中小型石窟高浮雕拓印与建档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近300处文物开放单位全年累计接待观众达1亿多人次,有力支撑了河南旅游业发展。加强文物衍生产品研发,成功举办首届“传承与创新──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成果展”和第三届“河南省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
(四)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工作稳步开展
1.文物安全工作。落实文物安全责任,省、市、县三级文物部门逐级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洛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南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巩义市及新郑市政府等把文物安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与所属各县(市、区)或乡镇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加强文物安全组织领导。推进文物风险单位安防设施达标工作,组织编制65部技防、消防、防雷方案,国家支持实施26项安防工程,进一步提升综合防范水平。强化文物安全督察,部署开展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情况专项检查、文物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等活动,全省共检查文博单位2000余处(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600多个。发挥联合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作用,会同省公安厅督办侦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乡市陀罗尼经幢被盗案、长葛市黄杰墓石刻文物被盗案等10余起案件,有力震慑了文物犯罪,维护了全省文物安全形势的整体稳定。
2.文物行政执法督察工作。持续开展文物行政执法专项督察活动,采取现场调查和跟踪督办方式,督促查处了南阳市宛南书院被非法拆除等12起文物违法案件。配合开展涉案文物鉴定123起,鉴定涉案物品3962件。
3.文物流通领域管理工作。加强文物流通领域管理和服务,推进文物经营活动健康发展,全省文物经营单位达25家,其中文物商店12家、文物拍卖企业13家。省文物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春秋两季“河南郑州全国文物艺术品交流展”,实现规模和效益双丰收。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和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全年鉴定审核各类文物艺术品2万多件。
(五)文物科技保护和对外合作交流持续深化
1.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创新思路和模式,以科研基地、科研课题、修复项目、学术研讨和人才培养为抓手,全面推进文物科学研究和科技保护工作。举办青铜器保护修复、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培养文物保护修复专门人才。全年组织实施11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抢救修复珍贵文物500多件。河南博物院承担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规范》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的《田野考古钻探记录规范》两项行业标准,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全省文物科研人员发表学术研究文章300多篇,编辑出版学术专著和考古发掘报告40余部。成功举办“传承世界遗产、建设美丽中国”研讨会、“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第九届骨器研究学术研讨会”、“纪念贾湖遗址发掘30周年暨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夏商都邑考古暨纪念偃师商城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公众考古?仰韶论坛”、“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等,进一步提升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洛阳栾川孙家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项目,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省获此殊荣的项目总数已达39项,位居全国首位。
2.文物对外合作交流工作。配合全省对外开放和外事工作大局,加强与国(境)外文物博物馆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文物对外展览的数量和规模。组织“黄河流域王室与诸侯——中国河南青铜文明展”、“中国文字图片展”、“百济金铜大香炉发掘20年特展”、“古韵新风——朱仙镇木版年画特展”、“佛国墨影――巩义石窟拓片展”、“盛唐回忆——洛阳唐三彩珍品展”等6个文物展览,分别赴瑞典、加拿大、韩国、台湾、澳门等地展出,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实施与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五年合作协议,在瑞典举办的“黄河流域王室与诸侯——中国河南青铜文明展”,是我国近几年在北欧地区举办的大规模的展览之一,受到了瑞典各界政要、专家学者及普通民众的欢迎。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夫妇专门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省政府授予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总馆长桑娜·尼尔森女士“黄河友谊奖”,对河南与瑞典文物交流合作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六)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扎实推进
1.文物宣传工作。围绕“中国文化遗产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博物馆日”等重大节庆,组织开展“文化遗产宣传季”系列宣传,举办主题广场宣传、文物征文摄影比赛、文化遗产采风、文物知识讲座,组织一系列文物图片展览,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贫困乡村等活动,普及文物知识,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2.文物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工作。省文物局与郑州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深化项目研究和人才培养。围绕重点工作,举办全省博物馆馆长培训班、文物安全暨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文物勘探技术员培训班、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等15个培训班,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各市、县同步加强培训,全省累计培训各类专业人员近5000人次,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3.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申报和管理工作。全年争取中央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7.7亿元,保障了我省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大遗址保护展示、博物馆免费开放、文物科学研究和文物安防工程等重大文物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开展文物保护经费使用情况专项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同志们: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特别是全省文物工作者履职尽责,无私奉献,为全省文物事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自去年起,国家文物局选派优秀干部,到我省淮阳县,开展10年定点扶贫,对全省及周口市、淮阳县的文物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文物局,向长期以来支持文物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向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向国家文物局挂职的同志和全省文物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文物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新要求,国家文物局以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改革为突破加快改革步伐,省委、省政府围绕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的目标,对深化各领域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面对深化改革的形势和任务,各级文物部门要深入思考,凝聚共识,明确重点,通过改革,推动文物事业健康发展。
(一)提高认识,增强改革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鲜明的特色。《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16个部分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深化改革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许多方面的改革会涉及文物部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树立全局观念,增强改革意识,研究梳理有关文物改革问题,形成改革合力;另一方面要关注改革,思考改革,借助改革的氛围和气势,理顺和消除制约我们发展的因素,多争取改革红利。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成效需要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来检验,改革措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有些涉及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基于文物资源的不可再生属性、文物的多样性和文物事业的公益属性,文物系统的各项改革必须始终坚持文物工作方针不动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通过改革加强文物保护,提高文物事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提升文物工作影响力。
文物事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而解决。河南是文物资源大省,多年来,全省文物工作创新理念,拓展领域,不断开创新局面,为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全省文物工作还面临一系列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很多方面都还不能适应繁重的保护任务、日益拓宽的工作领域和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这些问题,只有靠改革创新才能破解。各级文物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以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提领,整体谋划,大胆尝试,稳中求进,在持续深化的改革中,推动全省文物事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转变职能,深化文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要优化行政许可事项。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去年以来,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按照要求,取消、下放了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全省各级文物部门对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要不折不扣落实,不能变相保留。目前,经省政府核准,省文物局承担18项行政许可事项。对于这些许可事项,我们要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所承担的审核事项要进行全面清理,对确有必要的审核事项,要明确办理流程和办结时限,不能把业务审核变相作为行政审批。各地文物部门要研究具体措施,承接好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首问负责、督查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二要承接落实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综合改革任务
国家文物局统筹安排的改革任务。国家文物局把项目审批改革作为改革的首要任务,2014年将全面实施。主要任务:一是国家文物局全面负责国保单位工程项目立项审批,并按程序在20个工作日内批复,专家咨询环节也要明确时限;二是工程项目技术方案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三是统一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承担技术方案审核;四是全面施行工程项目立项、技术方案网报网审;五是通过的技术方案,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进行预算审核;六是由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共同确定每个项目的预算控制数。为推进改革落实,国家文物局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文物局改革部署,省文物局认真研究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的承接工作,下一步将明确各种业务审批、审核的具体时限,提高工作效率。
各地文物部门要积极投入改革之中。要认真学习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文物保护项目咨询评估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改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雷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吃透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综合改革、经费申报管理等新精神,与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向基层文博单位做好传达,研究制定具体衔接和落实措施,把握时间节点,加强项目储备,把改革的新要求转化为发展的新机遇。
三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简政放权既要求把该放的放到位,又要求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管理缺位问题。比如:个别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存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地方扬名”的现象,有的违规设立功德箱、香炉等设施,对重点保护区域内的焚香燃帛等行为疏于管理,制止不力,有的甚至参与违规经营,对文物安全形成极大的威胁。再比如,部分地方在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文物调查、勘探、发掘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甚至个别地方多年未申报过考古发掘申请。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行业管理还不规范,宏观管理还不到位,执行能力还不够强。全省文物系统要在改革中,强化管理责任,坚守阵地,履职尽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三)巩固教育成果,为深化改革提供作风保证
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文物局机关、省直文博单位的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教育和党性的洗礼。我们深刻感受到,“四风”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不是空泛的,而是有具体的表现,有的问题是影响制约文物工作的关键问题,比如说,调查研究不深入,对基层实际不了解,手中没典型,缺少破解突出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推动工作缺乏一抓到底的劲头,有些工作落实不到位,存在“中梗阻”现象;行业管理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到基层调研还存在超标准接待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整改。目前,各市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开展,我们要上下对接,真抓实做,立改立行,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为深化改革提供保证。
三、2014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文物工作上水平、上台阶。2014年全省文物工作要点已印发给大家,在此我不再重复。结合当前形势,我强调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文物保护项目储备和专项资金申报管理
——加强项目储备。要整体谋划,突出重点,结合各地文物工作实际,抓紧编制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古建筑保护维修、博物馆陈展提升、可移动文物修复、技防消防防雷等立项报告、技术方案和经费预算,及时提交评估审批,不断充实本地区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项目储备库,提高入库项目质量。
——做好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申报工作。随着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全面深化,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申报和管理也更加规范和完善。财政部、国家文物局一直努力将国家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预算安排在每年6月底。今年,明确要求各省报送年度经费的时间不得晚于5月底。因此,各地文物、财政部门要在3月底前,将经费申请文件及有关材料,报送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剩下不到2个月时间,项目立项、规划方案评估审批、预算审核等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各地要抓紧组织申报。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一般在第二季度下拨,请各市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加强文物保护工程进度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从2013年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看,一些项目进展缓慢,预算执行不到位,将影响后续资金的申报。为了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各地要根据国家和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情况,认真盘点“十二五”以来文物保护项目实施情况,对全省文物保护工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加强对重大文物保护项目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工作内容、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二)做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工作
——做好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今年,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将提交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目前申遗工作已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省政府将此项工作列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各有关市、县文物部门要充分认识申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按照国际遗产专家现场考察评估意见和申遗工作方案,圆满完成大运河河南段洛阳含嘉仓遗址、洛阳回洛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和丝绸之路河南段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陕县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共11个申遗项目的本体保护、陈列展示、环境整治等相关工作,巩固和扩大申遗工作取得的成果,力争将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打造成为保护文物、惠及民生、展示形象的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实现我省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新突破。
——加强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宣传、展示工作,实施洛阳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建筑遗址保护展示、潜溪寺渗水治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安全防范、少林寺塔林保护维修、中岳庙保护维修,安阳殷墟出土重要遗迹保护展示等6项重点工程。
——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推进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等遗产的监测工作。依托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建立河南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筹建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为我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智力支持。
(三)做好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按照国家部署,今年是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单元,采取采集、建档、整理、报送、审核、登录同时进行的方式开展信息数据登录。各地要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采取有力措施,集中人力财力,确保以下工作顺利开展。
——完成文物认定和鉴定工作。这项工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各市、县普查机构要按照认定单位和范围,完成辖区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的文物认定工作;二是加快文物系统收藏单位未鉴定文物鉴定工作;三是省普查办在各省辖市初步鉴定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收藏的三级以上文物进行复核;四是在开展普查工作的同时,同步推进各级文物库房的文物清库建档工作,规范藏品管理。
——全面启动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和审核工作。收藏文物的国有单位要根据国家统一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文物测量、拍摄、信息数据资料采集和登记,将文物信息通过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联网上报。各级普查办要将文物系统以外、收藏较少的国有单位文物信息,统一录入上报。
——推进田野石刻文物集中保管工作。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田野零散石刻集中保管工作。各地要细化完善石刻文物集中保管工作方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把散落在田野民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石刻文物集中统一保管。对暂时无法集中保管的,要建立完善档案资料,落实保护责任,强化日常监管。
——加强工作督导。省普查办要加强对全省普查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和质量控制。各市、县普查办也要加强对本地区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要集中宣传与普查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工作进展、先进事迹等,营造普查工作良好氛围。
(四)抓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推进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按照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加强洛阳、郑州两大片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3条线性遗产,巩义宋陵等16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持续推进渑池仰韶村、偃师二里头、巩义宋陵、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等11项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启动实施新密古城寨、灵宝西坡、北宋东京城、邙山陵墓群北魏宣武帝陵等4项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加快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郑州商城、内黄三杨庄、偃师商城、新郑郑韩故城、信阳城阳城遗址等8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持续开展考古研究,打造特色鲜明的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和遗址博物馆。加快实施安阳高陵、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禹州钧窑遗址等保护展示工作。
——做好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作。根据近几年经费安排,持续推进开封城墙、洛阳白马寺、商丘城墙、周口关帝庙、南阳武侯祠、济源阳台宫、尉氏刘青霞故居、郏县文庙、沁阳北大寺、淮阳太昊陵、内乡县衙、淅川香严寺、淅川荆紫关镇古建筑群、新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群、濮阳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等3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工程。切实抓好开封朱仙镇清真寺、洛阳关林、汝州风穴寺、叶县县衙、武陟嘉应观、浚县大伾山摩崖大佛、临颍受禅碑与受禅台等10项新开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工程。持续实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上部分)维修保护规划。
——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和研究。实施《河南省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规定》,严格开工审批、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程序,加强工程全过程监督检查,提高维修质量。做好考古发掘、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等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和档案建立工作。加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工程报告、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报告等编辑出版。
(五)做好新型城镇化和建设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近期,省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在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有关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对纳入登记名录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点、线、面的保护,并根据其价值及时核定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纳入依法保护范围,为后续保护提供依据。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主动加强与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联系沟通,提出文物保护重点,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三是创新保护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探索社区(生态)博物馆、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等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与城乡文化景观、公园绿地、文化服务中心、旅游景点建设等有机结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人文色彩。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受水区、取土区、库区消落区文物安全巡护。推进南水北调文物整理基地建设,做好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整理、修复、保管、研究和资料移交工作。做好总干渠文物保护验收工作。依托安阳博物馆举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做好郑州—徐州高速铁路、郑州机场—周口西华高速公路、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加强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等市不断探索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新机制,凡基本建设项目选址和开工建设前,均能事先征求文物部门意见,逐步形成了基本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切实加强基本建设中的文物调查、勘探、发掘及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从源头上预防损毁文物问题的发生。要加强文物勘探管理,对文物保护单位等重要文化遗址的勘探工作,必须组织考古科研单位,进行质量抽查复检。
(六)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
——加快博物馆建设。配合做好中原考古博物馆、南水北调博物馆等重大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实施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改造工程。加快开封、商丘、漯河、南阳、信阳城阳城遗址等博物馆建设和陈列布展工作,积极推进荥阳、鲁山、郏县、许昌县、襄城、临颍、方城、淮阳等县级博物馆建设。扶持提升社旗赊店古镇、郏县临沣古寨等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
——提升博物馆功能。创新博物馆发展理念,以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为核心,系统梳理地域历史,盘活文物资源,创造出一批华夏历史文明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人们喜闻乐见的精品陈列。通过我们常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各地收藏在库房里的文物、铺展在大地上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历史,成为博物馆工作有生命力的元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滋养。
——加强博物馆管理。实施《河南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加强运行评估,从机构人员、功能设施、制度建设、安全保卫、陈列展览、公共服务、学术研究、合作交流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实施年度量化考核,使管理水平与馆舍条件相协调,使服务质量与博物馆地位相匹配。依托中国文字博物馆,办好“豫陕晋冀四省博物馆理论研讨会”。
——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等7部委《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在馆舍建设、人才培养、藏品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开放运营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推进国有博物馆对口支援民办博物馆工作,提升民办博物馆质量和水平,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
(七)推进文物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
——加强文物研究工作。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项目“灵宝西坡遗址”、“禹州瓦店遗址聚落形态”考古研究工作。抓好“指南针计划”子项目“动物骨骼遗存科学标本库及共享平台”研发工作。组织实施中华文明起源、动植物考古、商周考古、古建筑彩画、土遗址保护等科研课题。做好栾川孙家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灵井“许昌人”遗址、舞阳贾湖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汝州张公巷窑址等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
——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加强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建设。实施《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管理办法》,以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古代壁画馆等省级文物科研基地为平台,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文物保护研究。科学布局基层文物科技保护机构,加强重点文物考古研究单位和有条件的一、二级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室、实验室建设。加强青铜器、陶瓷器、纸质文物保护人才培养。组织实施国家文物局批复的16个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深化文物对外合作交流。实施与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5年合作协议,举办赴瑞典“唐代洛阳”文物展,深化合作交流。举办赴台湾、香港、澳门文物展览,积极参与国家举办的文物外展,引进国(境)外优秀文物展览。继续与美国、加拿大、瑞典、奥地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文物博物馆机构合作,组织开展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东亚冶铁文化、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等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
(八)加强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工作
——强化文物安全防范。健全文物安全责任体系,逐级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文物安全领导、监管、主体和岗位责任。加强文物安全综合防范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文物风险单位安防设施达标,强化监督管理和日常维护。完成文物保护员重新登记备案,加强教育培训,健全县、乡、村三级文物安全保护网络。加强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特殊时段和考古发掘工地、文物保护工程工地安全督察,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去冬今春以来,云南迪庆独克宗古城、贵州镇远报京侗寨发生火灾,给珍贵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省文物建筑分布广、价值高,但由于诸多原因,擅自改变古建筑用途,在古建筑内违章开办营业性场所,私搭乱建棚、铺,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占压消防通道,违规焚香燃帛及用火、用电等现象较为突出。对此,必须引起各地高度重视,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消防设施,规范用火用电和焚香燃帛,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严厉打击文物犯罪。会同省公安厅召开全省文物安全工作会议。发挥防范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联合打击文物走私工作机制作用,开展文物案件多发区域专项整治,及时督办侦破重特大文物案件,保持对各类文物犯罪的高压态势。要在做好涉案文物鉴定工作的同时,开展涉案文物去向调查,并协调有关部门及时督促移交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
——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工作。探索与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监管,落实责任制,提高执行力,防止建设性损毁文物问题的发生。继续开展文物行政执法专项督察活动,加大文物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加强文物流通领域管理和服务。加强与工商、公安、海关等部门协作,依法审批管理文物拍卖企业、文物商店。组织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做好拟拍卖文物、拟销售文物鉴定审核。支持省文物交流中心举办“2014年春、秋季全国文物艺术品交流展”,打造全国文博展销会知名品牌。
(九)加强文物宣传工作
——做好重点工作宣传。今年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从试点实施到全面铺开已走过10年历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工作将圆满收官,博物馆建设及免费开放步入提升发展的新阶段,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实施10年取得重要成果。在这些重点工作中,各地探索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智慧,应当认真总结,精心策划,大力宣传。
——做好重大节庆宣传。充分发挥文博单位阵地宣传作用,精心组织好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围绕宣传主题,确定宣传重点,创新宣传形式,突出特色,上下联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做好日常宣传工作。深化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拓展宣传工作的渠道和途径。做好本部门、本单位门户网站建设,打造宣传文物政策法规、展示工作成绩、普及文物知识的网络平台。加强文物知识宣传普及,编辑出版普及读物,推进新郑市全国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试点工作。加强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和舆情监测。
(十)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全省文物系统人才队伍教育培训规划。根据年度计划,举办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系列培训班、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培训班、青铜器保护修复培训班、文物系统财务管理培训班、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岗位培训班、文物勘探技术员培训班、博物馆陈列展览人员培训班、文物安全暨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培训班、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培训班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各项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所是坚守文物工作第一线的主力军,承担着繁重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其工作状况直接影响文物工作质量。加强基层文物保护是新时期文物工作的重点任务。今年我们将围绕工作职责、人才队伍、文物库房建设等情况,开展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所现状调研,制订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大基层文物工作的支持力度。
——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做好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组织完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等“四有”工作。完善河南省文物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探索建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数字化档案。开展“万里茶路”河南段文物资源调查。继续推进河南省中小型石窟拓印建档工作。
——加强文物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开放管理办法》,推动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文物衍生产品研发力度,命名第五批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研究开发基地,举办第二届“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成果展”、第四届“河南省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
同志们,我省文物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奋力谱写文物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建设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