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林漫步>>文物学人

人生如画 岁月如歌——记考古专家汤文兴五十年走过的路

时间:2013-09-16    作者:晨 光  字体:   

汤文兴先生曾对我说过:“人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幅五彩缤纷的人生画卷,要靠自己去画。”看着汤先生珍藏的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犹如一首人生岁月中富有旋律的歌,有跌宕起伏,也有悲情和欢乐,述说着他从事文博工作五十年来所走过的路。他那质朴务实、艰苦奋进的思想作风,执着、奉献的乐观精神和在学术研究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同仁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汤文兴,1937年7月21日出生在湖北省孝感市。1957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无法继续深造,于同年7月被河南省文化局分配到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工作。1998年初退休,但至今仍在不知疲倦地发挥着余热。回忆起过去的几十年,汤先生说他只干了两件事:前20年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后20年在《中原文物》编辑部当编辑。

1958年,正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轰轰烈烈大跃进的年代,为配合农村水利建设和农田深翻土地,保护好出土文物,他到南阳地区淅川县丹江库区进行文物普查和发掘工作。

丹江水库是当时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的源头。库区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在数百平方公里的丹江两岸,分布着很多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群,而这些重要的文物古迹,将在水库建成后被淹没在水下。为配合丹江水库建设,抢救库区文物古迹,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于1959年在湖北省武汉市联合组建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总队”,他被任命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河南考古分队”副队长,同时兼任河南省文物工作队“黄继光小队”副队长。那时的他年仅21岁,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儿,血气方刚,生龙活虎,对工作充满信心和理想。

为了做好对丹江库区文物的普查工作,1958年底~1959年初,他受命在南阳举办了第一次文物普查学习班,来自南阳地区11个县市的文物干部,经过一个多月的短期培训,在1959年春节过后便奔赴丹江两岸,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调查发掘工作(图一)。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期,田野里已看不到往日那种轰轰烈烈“大跃进”的场景,农民在饥饿中挣扎,普查队员们也逃脱不了挨饿的命运。他们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顶着烈日,翻山越岭,依然坚持工作。这张在光秃秃的山顶上,汤老和同事吕品坐在山神石庙下休息,津津有味吃李子充饥的老照片,给我们留下了他们在那艰苦岁月中进行文物普查的真实记忆(图二)。

通过这次文物普查,在丹江两岸发现了100多处古文化遗址和数十处古代建筑群、楚都丹阳贵族墓葬群,基本摸清了丹江库区文物分布情况,为发展南阳地区的文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1959年~1961年,在“重点发堀,重点保护”方针指导下,汤先生先后在淅川县主持发掘了淅川下集、埠口、马蹬以及唐河茅草寺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图三)。

1962年~1966年5月,汤先生由省文物工作队考古发堀的地下组转入地上组,进行古建、石刻、石窟等古迹的调查与保护。他跑遍了全省100多个县市,先后参与了登封少林寺、塔林、初祖庵、中岳庙,临汝风穴寺,滑县明福寺塔,社旗县山陕会馆,南阳卧龙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文峰塔、新郑凤台寺塔等文物保护单位的调查勘测与维修工作。并发表了和杨焕成合写的有关新郑凤台寺塔地宫发掘报告和少林寺塔林等文章。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因他和周到、吕品合编的《河南画像砖艺术》一书,被一张《这是一个甚么样的组合?》的大字报,打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三家村”。一夜之间,他们变成了“帝王将相的孝子贤孙”,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他们的“村长”周到先生,头上戴着三尺的高帽,胸前挂着“河南的小吴晗”,背后挂着“漏网大右派”的牌子,游街示众。他俩虽没有戴高帽游街,但天天都在“打倒三家村”的怒吼声中,提心吊胆地等待着批斗。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0年,吕品先生到文物出版社费了很长时间,幸运地在乱书堆中扒出了这本书的底稿。1985年,历经20年曲折的《河南画像砖艺术》一书,终于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了。

1970年,“斗批改”结束后,他进了“五七”干校。所谓“五七”干校,原是河南省的一个劳改农场,地处荒凉的黄河滩里。他住在一间被黄沙包围不到4平方米的茅屋里。夜里狂风呼啸,雪花从屋顶飘落到床上,寒气逼人。在这艰苦的环境里,他渡过了长达三年的放羊、喂猪、劳动改造的生活。

在“五七”干校的那些艰苦日子里,他仍然非常乐观。为了解闷,他开着拖拉机在大田里犁地;他赶着马车,进城去给猪拉饲料;在静静的夜晚,他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拉起手风琴,唱着《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声在空旷的原野里回荡,激励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心中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在“五七”干校他还学会了木匠手艺,还是黄河滩一带出了名的阉猪、阉羊高手。尽管干着这些又脏又累的活儿,却增加了他生活中的很多乐趣。性格乐观的他,还当上了“活学活用”红宝书的标兵,每年评比都是先进模范。1973年底,全校为他毕业开了一次欢送会。1974年,他回到了久别的省博物馆。同年7~9月,到温县招贤发掘了一座汉代烘范窑址,从此,开始了他对冶金考古的专题研究。

1975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已接近尾声,文博工作逐步走向正轨,为了澄清“文化大革命”动乱之后,地上、地下现存文物的情况,省文化局动员全省文博战线上的同志,进行第二次全省文物大普查。1975年至1977年上半年,他再次回到南阳主持普查工作(图四),筹建起南阳地区文物队(现为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普查结束后,被评为全省文博战线先进工作者(图五)。

1977年,为适应河南文博事业的发展,河南省博物馆创办了《河南文博通讯》内部期刊(郭沫若先生题写刊名,后改名《中原文物》)。因工作需要,他到《河南文博通讯》编辑部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项工作。在《中原文物》编辑部工作期间,曾担任过编辑部的副主任、主任、兼研究部主任、副主编等职务。

创刊之初,编辑部只有张家泰和他两人,是否能办好这个刊物,不少人在观望,也有个别人不仅不支持,还风言风雨地泼凉水。在编辑人员、经费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他俩信心十足,克服了重重困难,利用这个小小的阵地,多次组织全国性的夏文化座谈会,连续发表了国内著名考古专家夏鼐、佟柱臣、史树青、胡厚宣、安金槐、许顺湛等的重要论文,为全国夏文化研究开了个好头儿,从此拉开了对沉睡几千年的夏文化研究的序幕。“九五”期间,夏文化研究被国家正式列为“夏商周断代工程”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出版14期后,《河南文博通讯》在全国有了较大的影响,经省委宣传部批准,于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赵朴初先生题写刊名),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成为我国省级文博系统最早创办的专业性期刊,为我省培养专业人才、繁荣学术研究、宣传文物知识,提供了一个园地。

《中原文物》属于地域性的专业刊物,为了提高所发表论文的质量,扩大学术研究的范围,汤先生认为不能关着门办刊物,应该立足河南面向全国。1984年~1997年,《中原文物》曾多次作为发起单位,先后与中国殷商学术研究会、中国楚文化研究会、汉画学术研究会、先秦史学术研究会、河洛文化研究会等学会,联合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并及时为学会发表文章和出版专题论文集,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1993年被评为全国中文“考古文物”核心期刊。至1997年,《中原文物》在国外发行已达24个国家和地区,在当时全国40多个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中原文物》从创刊到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与汤先生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

在这块园地里,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有:许顺湛、张家泰、黄崇岳、郑杰祥、马世之、秦文生等,他们先后调离编辑部去当馆长、所长了,唯有汤先生一干到底。有人开玩笑地说,《中原文物》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园地,也是培养领导干部的园地。他这个老园丁在这块园地里,默默无闻,辛辛苦苦地耕耘了20年。当他看到从这块园地中走出的一个个获得高级职称的专家,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

五十年来,汤先生不仅为我省文博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学术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7部,担任主编和副主编编辑出版专著30余部。他的学术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冶金考古研究

河南地处中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且也是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发展的中心。上个世纪50~8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全省各地先后进行多次普查,发现了冶铜、冶铁遗址30多处。汤先生对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炉壁残块、烘范窑和大量的陶范,利用现代金属理论和检测手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大致摸清了自商周至汉代有关冶金技术发展的脉络,复原了汉代叠铸的工艺流程,再现了2000年前这一先进的传统铸造技术。同时,通过他的研究,把我国出现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年代提早到春秋时期。

(一)复原出汉代叠铸的工艺流程

所谓叠铸或层叠铸造,是用多个泥范逐层叠合起来组装成套,从共用的浇口杯和直浇道中灌入金属液,一次可得到成百上千个铸件(图六)。这种多快好省的层叠铸造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层叠铸造技术不仅能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造型材料和金属液,降低成本。从铸造技术总的历史发展来看,应当说它就是现代层叠铸造和壳型精密铸造的前身,它的许多工艺措施和工艺参数的选取是符合科学原理的,这种传统工艺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可以借鉴。

叠铸技术在我国古代冶金铸造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过去缺乏实物资料,很少有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1974年,他在温县发掘了一座完整的汉代烘范窖址,出土完整陶范500多套,其规模之大全国罕见。《文物》杂志于1976年第9期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搞清古代叠铸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工艺过程,他从冶金铸造的角度先后发表了《从温县烘范窖的发现看汉代的叠铸技术》、《一种先进的叠铸技术》、《从古代叠钱看我国叠铸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等研究论文,并在发掘报告的基础上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合写了《汉代叠铸——温县烘范窖的发掘与研究》一书。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冶金界专家公认。1983年应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邀请,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撰写了《叠铸》、《铸钱》等条目。

(二)探究我国失蜡法的起源和发展

失蜡法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铸造工艺,此种工艺是采用易熔化的动物油、黄蜡制成蜡模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多次浇淋,涂上耐火材料,使其硬化,做成铸型,再经烘烤使蜡油流出,形成铸模空腔,浇铸铜液。铸造行业把这种铸造方法称作失蜡法,一般用来铸造立体透雕的青铜器,如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铜禁和王子午鼎的附件。

1981年,汤先生在《考古》第二期发表的《淅川下寺一号墓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论文中,阐明了两个学术争论中的观点,一是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冶金技术的发展,铁器的出现和广泛使用,青铜器的地位虽被铁器所代替,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当时社会更广泛的需要,青铜冶炼技术不仅没有衰退,反而突破了自商周以来传统的青铜冶炼模式,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工艺、新产品,特别是失蜡法的出现,是衡量这一时期青铜铸造工艺水平的标尺。二是过去认为湖北曾侯乙战国墓出土的尊盘,是我国最早的失蜡铸件,汤先生通过对淅川下寺楚墓出土青铜铸造技术的研究,认为铜禁及王子午鼎、铜盏上互相攀绕的兽头,均为捏蜡造型,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失蜡铸件,把我国失蜡法出现的年代提早到春秋中期。该论文被翻译成英文,刊登在在第一届国际冶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

(三)开拓古代金属货币铸造新思路

汤先生根据出土的各种钱范,结合文献记载,对不同类型的钱范进行分析研究,先后发表了《我国古代几种货币的铸造技术》、《从古代铸钱看我国叠铸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等论文,解决了钱币铸造方面的一些问题。正如《中国钱币》1984年1期钱币专家赵宁夫先生对该文评价中所说:“我们还应该提到的是汤文兴钱币铸造一文,是这次参会专谈钱币铸造技术唯一论文,过去研究钱范的不乏其人,而从金属史角度系统讨论钱币铸造技术的则为数不多,因此,汤文兴这篇论文对开阔钱币铸造研究领域有所新的启示。”(图七)《我国古代几种货币铸造技术》获1983年省考古学会优秀论文奖。

二、古代艺术研究

(一)对画像砖石艺术的分期研究

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在配合工农业建设工程中,河南各地发掘了大批的汉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画像砖,这些画像砖题材丰富,有建筑、庭院、官吏、车骑出行、狩猎、音乐、舞蹈、百戏、神话传说等,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他和周到、吕品经过多年收集整理,系统地把河南出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画像砖进行分类研究,并对不同地区出土的画像砖艺术的风格进行了分期,发表了多篇论文,编著了《河南汉代画像砖艺术》一书,出版后受到考古界和美术界读者的欢迎,1987年被评为省社联优秀论著。

(二)“鹳鱼石斧图”的发现与探源

绘画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童年,即史前时期,就放射出奇光异彩。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中国史前绘画艺术遗存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和地画,其中最主要的是彩陶画。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画是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谈起“鹳鱼石斧图”陶画的发现时,汤文兴先生说那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1978年10月,他同临汝县文化馆馆长张久一先生前往阎村调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时,在不到30平方米的范围内,农民在地里挖出了11座瓮棺葬,出土时均已残破。经粘补复原后,其中一件陶缸,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腹上画的是捆绑在木棒上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木把上的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地用黑色线条勾勒出来,石斧对面画的是一只鹳鸟,圆眸、长喙、体态椭圆,两腿直立,嘴上叼着一条摆动着尾巴的大鱼,显得真实动感。整个画面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陶缸面积的二分之一。汤先生将此陶画定名为“鹳鱼石斧图”(图八),于1981年在《中原文物》第1期发表。报告发表后,引起考古界、艺术界和有关学科的极大关注。汤先生说“鹳鸟鱼石斧图”这幅陶画,没有背景,只有一鸟一鱼一石斧,可是一看就会把人带进五千年前人类生活中去,这就是该陶画的意境所在。“鹳鱼石斧图”的发现,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图案向物像绘画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件绝无仅有的彩陶画,呈现着华夏文化的曙光,展示出中华民族的高度文明,反映了人类绘画早期的艺术风格,而且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史前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最大的一件彩陶画,十分珍贵。2003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珍宝,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汤先生兴高彩烈地述说着他50年走过的路,翻阅他留下的那些老照片,又回忆起他过去曾经走过的地方和居住过的农家小院。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他看到那些曾经和他一起战斗过的老伙伴们如今仍“退而不休”,继续为文物事业在作贡献时,他感慨地说:“岁月流逝的是青春,事业沉淀的是记忆,‘小车不倒只管推’,把人生最美丽的画卷画得更加充实多彩”。

汤先生退休之后,仍不知疲倦地工作,现在河南省文物局协助编辑《河南文物工作》期刊。他撰写的《古玩辨伪100例》,2003年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近30万字的《烟草·烟文化》一书,将于2011年出版发行。

【访问次数: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