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林漫步>>学术文章

盘点浚县县衙现存碑刻

时间:2017-02-22  浚县文物    字体:   

浚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其前身是位于浮丘山上的浚州州衙。自浚州州治至浚县县治延续到民国年间的600多年时间里,州衙与县衙刻制竖立或镶嵌许多记载官署活动和历史事件的重要碑刻。随着历史变迁和旧县衙的毁坏,县衙碑刻四处散落,一部分留存于县衙遗址地表,一部分就近被埋入地下,还有一部分流落他地。2013年重修县衙时,留存于县衙遗址地表和从地下挖出的碑刻连同建筑石构件一起被集中堆积存放在县衙遗址与文庙之间的空地。2016年冬,县衙重建工程竣工,为有效保护和展示县衙的碑刻文物,浚县文物旅游局于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对县衙碑刻进行全面清查、搜集整理、粘接修缮,最终选出14通立于县衙大门内外,7通墙壁碑珍藏于县衙室内,其余残缺碑暂存于县衙瑞凤楼院东厢房南侧。为便于研究和挖掘浚县县衙深层的文化内涵,现将县衙现存碑刻盘点如下:

一、浚州清白堂记碑。因其为元代碑刻,怀疑此碑原在浮丘山浚州州衙内,明初建浚县县衙时移至新县衙内。以前在县衙遗址地表未曾见过此碑,整理石碑时从县衙东侧堆积的碑刻石件中发现,概是近年重建县衙时从地表以下挖出。遗憾的是,发现的是碑上部分的两块残段,粘接后残高1.10,宽0.78,厚0.20,约占全碑的三分之一。碑额篆书“浚州清白堂记”。正文题款“州治清白堂记”。因碑左侧年款处缺失,无法知晓落款时间。明嘉靖《浚县志》、清康熙《浚县志》、清嘉庆《浚县志·金石录》均有记载。据清康熙《浚县志》载,碑文撰于元至正癸巳年(1353)仲夏,桑时爚撰文。不同的是碑正文开头为“踞穹崖”,明嘉靖《浚县志》为“络穹崖”,清康熙《浚县志》和嘉庆《浚县志·金石录》为“发穹崖”,不知何故。碑正反刻字,碑文中提到“无欲则清,清则白,欲则弊”等为官之道,不但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碑文文笔流畅,一碑载入三届县志,并不多见,足见其价值大小。今该碑珍藏于县衙吏房内。

二、浚州重置什物记碑。此碑原在县衙遗址,今珍藏于县衙户房内。碑圆顶,高0.77,宽0.48,厚0.11。碑上部有0.20长刮痕,左下角略残,左中部有长0.15,宽0.08创伤。碑正反有文字,正面记文,背面清单。碑额篆书“浚州重置什物之记”。正文题款“浚州重置什物记”。年款为“元至正十三年(1354)”。碑文记载修缮驿舍和配置什物情况。

三、马政碑。此碑原在县衙遗址,今立于县衙土地庙后。碑身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圆顶,高1.96,宽0.88,厚0.22,年款为“明弘治贰年(1489)”。碑文载清嘉庆《浚县志·金石录》。据载,此碑原位于县仪门东侧。碑图文并茂,内容为浚县奉命清查草场情况。碑上开列白寺坡、甘草庄、达西岗、齐家坡四处草场坐落、地名并顷亩、四至、方圆、形体,共地柒佰肆拾捌顷玖拾肆亩。

四、浚邑石侯遗思碑文碑。以前在县衙遗址地表未曾见过此碑,整理石碑时从县衙东侧堆积的碑刻石件中发现,概是重建浚县县衙时从地表以下挖出的。今立于县衙大门内东侧。碑高1.63,宽0.81,厚0.27。中间斜向断为两截,下部残缺,已粘接。碑面字迹清晰,正文题款“浚邑石侯遗思碑文”。年款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碑文记载浚县知县石茂华在浚治理水患等事迹和浚县官民对其的思念情况。石茂华(1521—1583),字君采,号毅庵,益都(今青州)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嘉靖二十四年(1545)任浚县知县。在浚县期间,处理诉讼案件人称公正明断。河水泛溢亲率民工筑堤防洪。

五、土地碑。以前在县衙遗址地表未曾见过此碑,整理石碑时从县衙东侧堆积的碑刻石件中发现,概是重建浚县县衙时从地表以下挖出的。土地碑由碑头碑座碑身组成,是县衙发现的最大碑刻,惜损毁严重。碑头雕二龙戏珠,左右断为两段,现已被粘接,高1.10 宽1.10 厚0.50。碑座为赑屃座,头部已损毁无存,座高0.75宽1.05。碑身宽0.98,厚0.39,已被分解,现发现5块,因仍缺失两部分无法整体粘接。今粘接后为3个残段。残段1高1.80,残段2高1.75,残段3高0.53。碑正反刻文字,字迹清晰,正面为记文,记载清查土地情况;背面为土地清单,清单显示:“浚县在册旧地伍十贰百贰拾柒顷亩……”。年款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今碑座放于大门外东侧,碑头、碑身残块放于县衙大门内西侧。

六、特授浚县正堂杨太老爷捐廉重修碑。2016年12月从西长村赵国用处征集移至浚县县衙工房内。据赵国用介绍,此碑为其早年收藏。碑整体较为完整,碑高0.95,宽45,厚0.15。碑面少量文字损毁难辨识。碑文显示:□□□□年夏月间,大雨时行,将水驿门里面自顶到底冲毁,堞城上西偏南偏皆下陷二丈余,而小门口亦并损,浚县正堂杨太老爷捐出俸禄重修。

七、禁陋弊碑。此碑原存于县衙遗址,今立于县衙大门内东侧。碑上部缺失,不知原碑名,今暂定碑名为“禁陋弊碑”。残碑高0.95,宽0.80,厚0.20。碑面字体工整,字迹清晰。残碑第一行有“熙二十七年(1688)六月十七日”。碑文记载了驿站存在奏规陋弊并勒石永禁等情况。“本院早已洞悉”中的“本院”疑为督察院。

八、重修衙神祠记碑。共有2通,以前在县衙遗址地表未曾见过,整理石碑时从县衙东侧堆积的碑刻石件中发现,概是重建县衙时从地表以下挖出的。今2碑并立于县衙大门内西侧。一碑碑体完整,碑高0.98,宽1.08,厚0.20。另一碑右上角稍残缺,碑高1.00,宽1.13,厚0.20。两碑字迹虽然模糊,但仔细看发现记文内容完全一样,落款也同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不知何故。

九、公置民壮庭碑记碑。此碑原存于县衙遗址,今立于县衙大门内西侧。碑身完整,碑高0.81,宽1.16,厚022。正文题款“公置民壮庭碑记”。年款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碑面刻字较浅,难以辨识,碑文记载了公置民壮庭的有关情况。

十、经制名缺碑记碑。此碑原存于县衙遗址,今立于县衙贤令祠后。文物旅游局早已登记,拓片,并载入《天书地字》。碑自上而下断裂,已粘接。碑高0.95,宽1.22,厚0.21。碑面字迹漫漶不清。碑额题“万古流芳”。正文题款“经制名缺记”。年款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十一、免协济车马碑。原位于浮丘山碧霞宫后院寝宫楼东侧,12月1日,免协济车马碑被移至浚县县衙门前进行修复粘接,今立于县衙内土地祠后。文物旅游局早已登记,拓片,并载入《天书地字》。碑高1.57,宽1.92,厚0.23。碑额阳刻题“免协记碑”。正文提款“免协机车马碑”。年款为“清咸丰十一年(1861)”。碑文记载了钜桥绅民具呈上诉,肯免协济获批等情况。

十二、杂诗五首碑。以前在县衙遗址地表未曾见过此碑,整理石碑时从县衙东侧堆积的碑刻石件中发现,概是重建浚县县衙时从地表以下挖出的。今位于县衙大门内东侧。碑高0.43宽,113,厚0.14。年款为“光绪癸未年(1883)”。左下部创伤约0.24×0.12,背面无字。落款“南海黄璟小宋初稿光绪癸(缺)上澣”。

十三、衙斋记碑。2016年12月从泰山路丰港小区魏新发家移此,现珍藏于县衙吏房内。据魏新发介绍,此碑原在城镇粮油分公司院内地磅处,2010年前后将此碑运至自家保存,碑下部损伤可能是过去地磅砝码砸伤。碑高0.42,宽1.02,厚0.11。立于光绪癸未春(1883)。碑字迹清晰,但下部中间有掉块,已粘接,载光绪《浚县志》。

十四、九山堂十咏碑。2016年12月从泰山路丰港小区魏新发家移此,现珍藏于县衙吏房内。据魏新发介绍,此碑原在城镇粮油分公司院内,2010年前后将此碑运至自家保存。碑高0.43,宽1.13,厚0.13。中间断,已粘接。碑上文字小雕刻浅,难以辨识。

十五、劝孝诗碑。以前在县衙遗址地表未曾见过此碑,整理石碑时从县衙东侧堆积的碑刻石件中发现,概是重建浚县县衙时从地表以下挖出的。今位于县衙大门内东侧。碑高0.80,宽0.45,高0.11。碑左侧残缺,碑面有五道横向刮痕,背面无字。碑内容为劝孝诗文,无年款。

十六、义塾记碑。2016年12月,从浚县人民医院西侧魏光花圃移此。今立于县衙内大门东侧。据魏魏光介绍,2010年修南小西门里街道路时从地面下发现,由其移至县医院西侧花圃保存。碑身碑首连为一体,通高2.03,身高1.36,宽0.72,厚0.20。光绪十三年(1887)知浚县事南海黄璟撰,门人张子全书丹。右下部残缺,残缺面积0.54×0.14,重立时已补。碑额题“永垂千古”四字。碑文载光绪《浚县志》,题目与碑上略有不同,为“义学记”。

十七、邑贤侯泽卿……碑。现位于县衙瑞凤楼院东厢房南侧。碑首碑身连为一体,碑首已断裂,碑身左、下部残缺。碑残高0.97,宽0.48,厚0.17。碑头题“流芳百世”。碑中部阳刻题款“邑贤侯泽卿……”。左侧年款“大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十二月……”。

十八、诰授奉政大夫紫石韩老……碑。现位于县衙瑞凤楼院东厢房南侧。碑身首相连,碑身下部残缺。残高1.27,宽0.58,厚0.18。碑首外雕云纹,中间题“流芳百代”。正中阳书题款“诰授奉政大夫紫石韩老”。右侧年款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秋”。左侧落款“瓦岗……”。韩国钧(1857年-1942年),字紫石,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海安人。人们敬称其为紫老。光绪二十六年任浚县知事。

十九、诰授中宪大夫矞如陶老大人德政碑。以前在县衙遗址地表未曾见过此碑,整理石碑时从县衙东侧堆积的碑刻石件中发现,概是重建浚县县衙时从地表以下挖出的。碑完整,身首相连,通高2.05(其中,碑芯高1.45),宽0.64,厚0.21。碑首题“永矢弗谖”。碑面字迹清晰,正中题款“诰授中宪大夫矞如陶老大人德政碑”。年款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文记载:知县陶矞如倡导发展商业的情况。

二十、赵公陈公张公德政碑。以前在县衙遗址地表未曾见过此碑,整理石碑时从县衙东侧堆积的碑刻石件中发现,概是重建浚县县衙时从地表以下挖出的。碑高1.01,宽1.30,厚0.22。年款为:“民国九年(1920)”。碑身完整,笔迹雕刻较浅,部分文字浅较难辨识。

二十一、冯玉祥吏治碑。据资料记载,此碑于1985年建伾浮路拆桥填渠时发现,后由浚县博物馆收藏存放于浮丘山碧霞宫后院北侧。此碑早期被人为从中间上下断开一分为二,左半部断裂为三段。2016年11月26日,由浮丘山移至浚县县衙,粘接配座后立于县衙大门外东侧。冯玉祥吏治碑高2.23,宽0.90,厚0.23,标题为作者所加。年款为“民国十七年(1928)”,载《天书地字》。“吏治碑”记载的内容是冯玉祥第二次督豫时期治豫大纲的基本思想,全国多个地方发现此类石碑。

二十二、重修浚县公府记碑。原存于县衙遗址,文物旅游局早已登记,拓片,并载入《天书地字》。今立于县衙大门外西侧。碑高1.12,宽1.81,厚0.19。正文题款“重修浚县公府记”。年款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碑文记载县长余芸澍组织重修浚县公府的有关情况。

二十三、王县知事实坪先生德政碑。原存于县衙遗址,文物旅游局早已登记,拓片,并载入《天书地字》。碑中间斜向断裂,右侧中间有残缺。粘接后立于县衙大门内东侧。碑高2.20,宽0.75,厚0.26。正文题款“王县知事实坪先生德政碑”。年款“民国三十二年(1943)”。碑文记载了王县知事实坪先生清廉从政、除暴安良、兴修水利、为民请命等功德,绅民沐恩被德,义不能释,为其修碣制文情况。      

二十四、……丹张大老爷清廉德政碑。现位于县衙瑞凤楼院东厢房南侧。右上角残缺。残高1.00,宽0.52,厚0.17。正中题款“……丹张大老爷清廉德政碑”。右侧年款为“……桂月下浣榖旦”。左侧落款“五班押犯……仝立”。

二十五、承审员子静姬先生德政碑。现位于县衙瑞凤楼院东厢房南侧。上部残缺。残高1.20,宽0.53,厚0.19。正中题款“承审员子静姬先生德政”。右侧年款“……月上澣榖旦”。左侧落款“阖邑公民……仝立”。

二十六、……叔和金大老爷清廉碑。现位于县衙瑞凤楼院东厢房南侧。上部和下部均残缺。残高0.79,宽0.62,厚0.19。正中题款“……叔和金大老爷清……”。右侧年款“……月上浣榖旦”。左侧落款“棋(淇)门所、瓦岗所、中寺所、小河所、大屯所、郭村所……”

二十七、忠义孝弟碑。现位于县衙瑞凤楼院东厢房南侧。碑上部和下部均残缺。残高0.80,宽0.80,厚0.20。残碑上部中间竖书“勅建”。碑中部横书“忠义孝弟碑”。碑文载有“清……忠刘讳尚忠、元赠镇国上将军殉忠李讳钧、元怀远大将军殉忠李讳钧、清通政使忠义刘讳尚信、清□刘讳文伟显、清赠荣禄大夫从一品殉忠杜讳英”等。年款缺失。

捐资碑。现位于县衙瑞凤楼院东厢房南侧。碑上部缺失,仅剩下部。不知原碑名,今暂定碑名为“捐资碑”。残高0.93,宽0.93,厚0.19。碑面字小模糊,内容为捐资名单及数额。因碑上部缺失,无法知晓碑名、记文及年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