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物掌故>>名人史迹

洛阳诸桥大观 洛阳桥和中州桥

时间:2007-12-19  来源:河洛春秋  作者:孙钦良  字体:   

  
   洛阳桥和中州桥,都是悬臂式钢筋混凝土大型桥梁,都建于上世纪50年代。洛阳桥包括东西并排两座桥,中间相隔30米,靠西的是老洛阳桥,1956年建成;靠东的是新洛阳桥,1982年建成。中州桥于1955年建成。
洛阳桥曾是洛阳人的骄傲。洛河水自古桀骜不驯,喜怒无常,历史上的天津桥、老吴桥皆被它冲毁,而洛阳桥双桥并立,至今仍峻拔挺立。新洛阳桥上车辆穿梭,老洛阳桥上人流如织,而洛阳桥两边的老吴桥和林森桥,早已是断桥残梁了。
洛阳桥的来龙去脉
一般来讲,钢筋混凝土大桥,并不具备桥梁文化的细腻纹理,这种生硬的建筑材料,没有古代的石拱桥韵味足。我们欣赏石拱桥时,似乎那窄窄的石缝间也藏着久远的往事,那薄薄的青苔上也有厚重的历史。钢筋混凝土大桥则不同,它平板生硬,似在拒绝一切故事的锲入,就那么直白地向世人宣告:我只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过。
所以,在老洛阳桥上站立许久,竟找不到激扬文字的载体,只好一根一根地数桥栏杆,最后在桥上找到一块写有桥名的水泥板,但上面写的“洛阳桥”3个字,已被人用白石灰涂抹覆盖,只剩最上面的一颗五角星了。但是,且慢,不要说老洛阳桥没有美感,它曾是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人民最喜爱的一座桥,1954年动工建桥时,九都东路还没修,定鼎南路通往桥址的一段路,还是难行的煤渣路,很多人沿着这段煤渣路跑来,踏起一路烟尘,无比欢欣地到河边看修桥。
这是洛阳城自古以来修建的一条最长、最宽、最坚固的桥梁,也是滔滔洛水上的第一座现代大型桥梁。百姓企盼,政府重视,请武汉中国交通公路总局设计了方案:桥总长421.2米,桥宽10.4米,车行道宽7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5米,桥栏宽0.4米,共有13个桥墩,每孔跨径33米,总投资232万元。 
当时,洛阳已拥有修建大桥的工程队。经过招标筛选,由洛阳工程局机械化施工处桥工一队组织施工,该桥于1954年12月开工,于1956年1月8日建成通车。7年后,为了加固大桥,政府又投资13.55万元,请河南省建三公司对大桥进行了维修。
从1956年到1980年,社会经济发展,车流量加大,这座大桥已经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市政府决定在该桥下游30米处再建一座大型桥梁。这次建桥,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桥梁下部结构全用钻孔灌注立桩,采用了立柱钢筋混凝土排架桥墩。大桥全长558.2米,车行道宽14米,两边人行道各宽2.5米,加上两边的栏杆,桥的总宽度为20米。新桥还考虑到美化问题,在两侧桥栏上镶了牡丹图案浮雕,桥的两端修建了花坛,全桥路灯照明,看上去十分壮观。 
新洛阳桥由河南省交通厅勘察设计院设计,河南省第六建筑公司承建,总投资649.3万元,1980年4月开工兴建,到1982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桥建成之后,桥中段两侧水泥板上刻了“洛阳桥”3个大字,政府通令:老洛阳桥以后不再通行机动车辆,只允许通过自行车和行人。由于新洛阳桥与老洛阳桥并驾齐驱,营造了特殊的景观效果,从而使洛水之上又添景致。
如今的新、老洛阳桥,都实施了亮化工程,每到夜晚,霓虹闪烁,长桥流光,河水溢彩,流光溢彩中还有来来往往的车灯点缀,洛浦游人偶一回眸,便可见大桥剪影,这也为洛城的夜晚增添了色彩。
洛阳桥的文化渊源
天下桥梁多矣,但洛阳桥与一般桥梁相比,更具有历史感。论其缘由,一是唐代已有“洛阳桥”之称谓,二是福建泉州的“洛阳桥”,丰富了洛阳桥的内涵,延伸了洛阳桥的外延。
唐代诗人李益有《 洛桥》诗一首,写道: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李益说的“洛阳桥”,是指唐代的洛阳桥。隋代建的天津桥是浮桥,到唐代改成石拱桥,又称“洛阳桥”。李益登临洛阳桥的位置,其实就在现在的洛阳桥附近,而当时的“好风景”,也不见得有现在的风景好看,所以这首诗的后两句,至今仍可拿来形容今天的洛阳桥。
豫剧《洛阳桥》,也是洛阳桥文化背景里的一个符号。不少观众正是通过这出戏认识洛阳桥的。元朝末年,洛阳侯耶律寿有个妹妹名叫耶律含嫣,花容月貌,感情丰富,她不堪深闺寂寞,带着丫环到郊外踏青,走到洛阳桥边时,看到猎人花云一箭双雕。她见花云长得好、箭法高,遂生爱慕之意。可她的哥哥耶律寿欺男霸女,臭名昭著,所以当花云知道她的身份后,回绝了她的爱意,不愿和她结良缘。耶律含嫣从此闷闷不乐,饱受相思之苦。后来,花云见耶律含嫣大义灭亲,检举她的哥哥并使耶律寿受到了制裁,方知此女品行高洁,于是接受了耶律含嫣,两人喜结良缘。
此剧于1979年拍成戏曲电影片,由我市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曾广兰饰演耶律含嫣,在全国放映后引起反响,许多外地观众,就是通过这出戏记住了洛阳桥,记住了洛阳城。这个洛阳桥当然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而是宋代重修后的洛阳桥,但艺术作品向来最能渲染建筑的名气,洛阳桥作为一个符号,已经嵌入观众的记忆了。
说来奇怪,外地学者总认为:地处洛阳的洛阳桥,远没有泉州的洛阳桥名气大,学术界感兴趣的是泉州的洛阳桥,专家写了很多论文,对泉州洛阳桥百般考证,却很少来考证洛阳桥,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泉州的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早在宋代就建成了,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处,下面流的是宽阔的洛阳江,桥长540米,48孔,加上两端的桥堤全长为834米。其用材非常讲究,花岗岩石梁,护以石栏,十分坚固。桥的附属构件也很丰富,有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9座,古色古香,颇有韵味,属于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古代四大名桥。
可是,它既然取名“洛阳桥”,依托的当然还是洛阳历史。隋末唐初,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中原人尤其是洛阳人大量南迁,其中以迁到福建者居多,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他们怀念故土,思念洛阳,看到泉州山川地势“类吾洛阳”,就把这里的一条江命名为“洛阳江”,江上建一桥,取名“洛阳桥”。此桥于宋代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动工,6年后建成,到清代重修,1932年又在桥墩上铺钢筋混凝土桥面,可通行汽车,一直使用到今天。
泉州洛阳桥之所以闻名,一是桥史长,至今犹在;二是古色古香,属文物类桥梁;三是沾了河洛文化的光,通过此桥可以印证河洛人南迁的历史。它的名气和光环背后,站立的是古都洛阳,依偎的是中原文化,所以人们一看到洛阳的洛阳桥,便要牵出泉州的洛阳桥。南北同名桥,水上姊妹花,相互映衬间,内涵说不完。
而说起老洛阳桥的建造,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当初政府在洛河上建这座大桥,本来是有一番深意的。据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规划师许保春先生回忆:1953年他从同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建设部。1954年,他和几名同事来到洛阳,对洛阳的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其中有一项就是要建洛阳桥,以连接洛河南北,开发洛南新区,说明此桥负有重大历史使命。
中州桥的光荣使命
中州桥是1955年12月25日建成的。
当初政府修建中州桥,主要是为涧西各大厂矿服务,同时兼具贯通洛阳东西城区的作用。洛阳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条状城市,城区要向西发展,必须越过涧水这条拦腰河。据史书记载:周成王统治时期,周公营建洛邑,曾在王城西的护城河(即涧河)上建木桥一座。至唐初,朝廷又在七里河村东涧河上建木拱桥一座。但此类木桥屡建屡毁,不能长久负载车马行人。到了明代,涧河上终于建了一座石拱桥,仍在七里河村东,桥长126.8米,最后仍为无情岁月所湮没。
中州桥的使命,就是要在涧河上竖起一座永远的丰碑。大桥为3孔悬臂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孔跨径非常大,达到27米,车行道宽14米,由交通部公路总局武汉第二设计院设计,洛阳工程局机械化施工处施工,1954年10月动工,1955年12月25日建成通车。
桥建成之后,在1982年8月经受了一次特大洪水考验,当时洛阳一带连降大雨,洛河、涧河暴涨。尤其是涧河,流到王城公园后,河道突然回环,不易泄洪,河水先在公园河道内蓄积漫流,淹没了河岸的杂木林,越憋水量越大,待转过园西南北向的直河道,再无土崖阻挡,滚滚向南,一发而不可收。河水卷起的巨浪,没过桥墩,把中州桥东南角的河堤土崖冲毁多处,但大桥在轰然通过的洪水中巍然挺立,胆子大的人,还敢站在大桥桥栏边观看洪水。
这是洛阳几十年不遇的一次特大洪水。大水过后,技术人员查看此桥,发现各处完好,不需大的修缮,足见中州桥坚固耐用。此后又经多次大水,此桥始终没有出现质量问题。随着中州路交通运输日益繁忙,市政府在1984年决定扩建此桥,于当年秋季动工,1985年春顺利完工。
扩建后的中州桥,宽度增至47米,两边慢行道各宽10米,人行道各宽3米,宽敞漂亮,设有花池。洛阳百姓对扩建后的中州桥甚为满意,特在桥东北侧立碑纪念,并在桥西建桥亭一座,上书“谷水亭”3个字。由于“谷”字采用繁体字,引起文化人士争议,遂在当时的《洛阳日报》上展开讨论,方家纷纷考证,学者不断索引,足见民众对此桥及其附属建筑物的重视。
洛阳城区还有许多桥梁,如瀍河桥、盐店口桥、小北门桥、西关桥、五贤桥、南关桥、滹沱桥、浅井头桥、兴隆街桥、牡丹大桥、王城大桥、彩虹桥、九都桥、凯旋桥、洛河桥等,这些桥梁有的已在城市扩建中被抹去,但大部分还存在,每座都有故事,不一一列举了。佛家说“一花一世界”,其实一座桥梁就是一段历史,它是厚重的,也是神圣的,所以人们在通过桥梁时,大都赔着小心,心存敬畏……
【访问次数: 】  【关闭窗口】 
点击进入首页